本帖最后由 彼岸花香 于 2014-7-16 13:32 编辑
穆斯林2014年从6月28日入斋月到7月28开斋节,历时一个月。
转载:穆斯林斋月期间的饮食习俗 2003年10月26日和27日,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先后进入斋月。在进入斋月之际,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相互致电,祝贺进入斋月。斋月是伊斯兰教的五大功课(证词、礼拜、斋戒、天课、朝觐)之一,每年一次,时间为伊斯兰历的9月(拉玛丹月),前后持续一个月。 一、 斋戒的来历 根据伊斯兰教历史记载,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由麦加迁移到麦地那的时间称为伊历元年,第二年8月,开始实行斋月。今年斋月是伊斯兰历1424年的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白天不吃不喝,饮食全部在晚上。规定斋月主要是要求穆斯林对真主有敬畏之心。作为伊斯兰的斋月,在公历中无法固定,因伊斯兰历每年约355天左右,与中国的普通农历年相同,但没有闰月规定,同公历年相差10天左右。所以,斋月有时在春天,有时在夏日,有时遇秋季,有时则为冬天。一位穆斯林可在36年生涯中,分别体验到一年四季任何一个季节过斋戒的感受。 二、 斋戒的仪式 斋戒仪式,是穆斯林每天从朝光拂晓开始,白天不吃不喝、不抽烟、戒房事,直到日落后,才能饮食。日落进食时各阿拉伯国家做法不同,有的国家以打炮为准,人们听到炮声就可进食;有的国家从清真寺高音喇叭传出念颂古兰经的声音,人们即可进食。但伊斯兰教允许老人、病人、儿童和外出旅游的人可以不斋戒。 三、 斋戒的意义 “斋戒”的阿拉伯语音译是“穗雅姆”,本意是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斋戒的人被称为萨伊姆。每年斋月全世界的穆斯林,白天里不吃不喝不抽烟,到日落以后,才能开始饮食。其意义主要是内心的净化、精神的修养,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是对穆斯林信仰与良心的检验,也是对穆斯林个人意志和刻苦能力的锻炼。这种精神的锻炼,忍饥耐饿的修养,使其在天灾人祸忍饥挨饿的时候,能够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