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指間流沙 于 2016-7-4 10:26 編輯
在過去一周乃至過去一個月里,湖北的大武漢幾乎是大雨、暴雨不斷。其中在過去一周,部分地區(qū)甚至4個小時就降雨240毫米,相當于武漢往常梅雨季節(jié)2/3的雨量,可謂驚人! 當然,比短時瘋狂降雨更令人擔(dān)心的,還是過去這一段時間里當?shù)夭煌5南掠辏呀?jīng)導(dǎo)致“千湖之城”武漢的各個湖泊和河流的水位都出現(xiàn)了明顯上漲,甚至出現(xiàn)了“潰口”的情況,危險程度直逼1998年那次大洪災(zāi)... 然而,就在當?shù)卣龖?yīng)對這一災(zāi)害時,身在安全的外地的一些媒體人,卻不經(jīng)調(diào)查就對武漢“指手畫腳”。
1467547750003589.jpg (38.25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3 上傳
他還說當?shù)卣辉摯蹬#瑩p害公信力。而他的這些言論也很快被知名歷史“發(fā)明家”@袁騰飛 等各路大V轉(zhuǎn)發(fā),其中袁騰飛挖苦說:因為這次下了16個東湖...
1467547754010718.jpg (43.62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4 上傳
可令耿直哥奇怪的是,這些微博下面卻有不少武漢本地的網(wǎng)友表達著反對的意見,并在抨擊這些外地媒體人不做調(diào)查就“放炮”,才是不負責(zé)任。
1467547759257201.jpg (78.86 KB, 下載次數(shù): 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4 上傳
于是,我展開了一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人家大武漢的民眾“罵”這些大V和媒體人果然是有道理的。
首先,我們先說袁國寶貼出的那個2013年6月4日的報道,其標題是“武漢投130億告別看海,一天下15個東湖也不怕”。
1467547761629900.jpg (43.39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5 上傳
耿直哥仔細閱讀了這篇報道后,發(fā)現(xiàn)人家武漢當?shù)氐墓賳T并沒有夸口或吹牛,人家的原話主要是:
1、投資130億改善“中心城區(qū)”的排水能力,令其“基本”不受漬水影響;
1467547761886208.jpg (55.32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5 上傳
2、這130億是要將“中心城區(qū)”之前應(yīng)對100毫米/24小時的入門級大暴雨的排水量,提升為能夠應(yīng)對200毫米/24小時的中型大暴雨。(注:大暴雨的定義為100-250毫米/天)。
1467547761956560.jpg (74.68 KB, 下載次數(shù):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5 上傳
而且人家武漢也公示了那個3年提升排水能力的規(guī)劃書。從中可以看到,這3年里武漢重點提升的是泵站的抽水能力,擴建400公里排水管網(wǎng),以及整治疏通溝渠。
1467547762035721.jpg (25.01 KB, 下載次數(shù): 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6 上傳
只不過在人家武漢,當?shù)孛襟w一般都習(xí)慣在報道天氣時,把降水量與當?shù)刂摹皷|湖”做比較,于是這能應(yīng)對24小時下雨200毫米的能力,便成了新聞標題中的“15個東湖”... 此外,這個2013年的報道還澄清了一件事:雖然我們大家如今看到下大雨后路面有積水就說是“看!,但從專業(yè)角度來說,那種“海”的標準其實是超過30分鐘還不消退積水,即“漬水”。所以武漢這130億的投入,主要改善的也是這個“漬水”的問題。
那么,在今天這個3年期限的最后一年,武漢中心城區(qū)除“漬水”的能力是否得到改善了呢?
耿直哥詢問了來自武漢的幾位網(wǎng)民和當?shù)孛襟w人,他們表示在武漢中心的武昌區(qū)、江岸區(qū)基本上雨后路面的積水很快就排掉了,比2013年確實有改進。 要知道在2013年時,這些地區(qū)可是有民眾因為雨后積水持續(xù)不退,曾經(jīng)公開給官員“送雨靴”進行諷刺的。
1467547762103738.jpg (40.15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6 上傳
但內(nèi)澇也存在,主要是集中在非中心城區(qū),比如下雨下得最猛的江夏區(qū)、漢南區(qū),以及更加偏遠的新洲區(qū)等。 而且客觀地說,今年的雨情確實比以往都要嚴重得多。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從6月30日到7月2日這短短2天里,武漢已經(jīng)下了22.5個東湖的水量以及全年1/3的雨量,直逼1998年特大洪水時期的數(shù)據(jù)。其中6個遠城區(qū)均超過200毫米,江夏區(qū)更是達到380毫米!
1467547762161443.jpg (12.55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7 上傳
1467547762192818.jpg (108.29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7 上傳
而新洲區(qū)的雨更是大到直接令當?shù)氐摹芭e水河”潰口了....
1467547762283372.jpg (54.22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7 上傳
所以,這次武漢部分地區(qū)內(nèi)澇的“鍋”,真不在那130億上。
而且說到河流潰口,我們還需要知道的是,其實武漢的雨水排水系統(tǒng),主要還是利用其湖多河多的特點,把雨水要么直接排出,最多也是先蓄上然后再排出。
1467547762346679.jpg (56.1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8 上傳
可問題是,在過去1個月里,武漢其實已經(jīng)被四輪大暴雨襲擊了,用來承擔(dān)排出雨水工作的河流與湖泊,甚至自身水位就已經(jīng)快飽和了... 因此,你會發(fā)現(xiàn)武漢網(wǎng)友在抨擊那些在外地的大V時最常說的一個問題就是:
“如今湖和河都滿了,往哪兒排?你們腦子里嗎?”
1467547762404668.jpg (24.45 KB, 下載次數(shù): 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8 上傳
1467547762449785.jpg (72.15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8 上傳
最后,耿直哥要說的是,如果外地的媒體人和大V是真心關(guān)心武漢,而不是“無腦黑”,那么請先找到專業(yè)記者對于武漢排水問題的分析,再來發(fā)表意見不遲。
1467547762532488.jpg (18.94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9 上傳
比如在2011年時,武漢晚報就曾經(jīng)發(fā)表上面這篇文章,指出導(dǎo)致武漢內(nèi)澇的一個關(guān)鍵問題,其實是當?shù)卮笈さ卮嬖谝靶U施工,對于排水管網(wǎng)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1467547762567557.jpg (62.21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9 上傳
因此,武漢方面過去這幾年也一直在鼓勵民眾舉報這種行為。但據(jù)當?shù)孛襟w人透露,這種野蠻施工的情況至今仍然存在。
1467547762617305.jpg (24.46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09 上傳
▲武漢晚報2013年的報道
又比如《法治周末》也曾撰文指出,城市規(guī)劃不科學(xué)的問題與湖泊填埋問題,也是造成武漢內(nèi)澇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1467547762657651.jpg (25.72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4 10:10 上傳
所以,客觀地說,即便武漢投入130億改善排水能力,也只能是緩解武漢的內(nèi)澇問題,卻不能真正解決,也要從這些被媒體已經(jīng)曝光過的更根本的問題入手,才能解決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