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隨州網小布丁 于 2020-6-5 14:56 編輯
在小說《盜墓筆記》中,一伙兒人帶著羅盤、洛陽鏟等工具進入千年古墓尋寶的情節(jié)吸引了很多的書迷。但現(xiàn)實中,違法盜掘古墓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近日,涉嫌盜掘古墓葬的被告人范某和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被告人王某被隨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FvkSWK1CScHrfEO0ZsYB_r3g24v7.jpg (28.61 KB, 下載次數(shù): 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4 11:12 上傳
2012年10月底,范某受邀約,伙同他人至隨縣厲山鎮(zhèn)一土坡處盜掘古墓,共盜得7件外形相似,大小不一的編鐘。幾天后,李某聯(lián)系王某到隨州看貨,王某在明知這7件編鐘是盜掘而來,仍以100萬元人民幣價格購買7件編鐘,范某分贓10萬元。
2013年11月底,范某再次受邀約,伙同他人來到隨縣厲山鎮(zhèn)盜掘古墓,共盜得鼎、簋、盤匜、鬲、方甗等。事后,李某將所盜文物賣給王某。王某明知這些文物系盜掘所得,仍然以7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
經鑒定,涉案文物屬于兩周之際及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含二級文物,三級文物,一般文物。
該案移送審查起訴后,承辦檢察官經審查認為,被告人范某以非法占有文物為目的,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墓葬,并盜竊珍貴文物,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已構成盜掘古墓葬罪;被告人王某明知是他人盜掘古墓葬獲得的文物,仍予以收購,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已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 來源隨縣人民檢察院
|
|